平台生态之全连接(连载)
第一次接触平台经济学这个词是因为看了让、梯诺尔的书,加上自己这些年一直从事于互联网行业,见证过很多的互联网公司兴衰成败的案例,所以这两年对于互联网“平台”着实花了一些时间去学习和了解,再结合自己从业多年的经历,逐渐对“平台”概念有了一些认识,一般来说成功的平台都包含了两个要素:品牌+生态。
品牌属于市场营销学范畴,在这里不做多述,本篇主要分享一下“平台生态”的心得,平台按照特征显性来分类,一类是工具类,如微信,百度;另上类是生态类,如淘宝、美团。工具类的平台也有生态,只不过在显性特征上工具的属性更明显一些。同样平台本身就有工具的属性,只不过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多种场景和工具的结合使用,让工具的显性变得很小。
一般来说,平台的生态属性越强,其生存能力和竞争壁垒就越强,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在全世界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中,无论是工具类的,还是生态类的平台,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而研究好这样的特征,可以让很多的创业公司在项目选择和业务开展上少走弯路。
平台生态按照场景来分类,一种是满足不同用户在同一场景上的使用体验,如滴滴打车;另一种是满足同一用户在不同场景上的使用体验,如美团和58同城。两者各有优劣势,比如第一种平台一般都是高频为主,只要把用户数量做到最大,就是成功。第二种中低频结合,平台生态复杂,但是做起来了,别人想模仿和超越就很难。
比如前段时间美团打车和滴滴的上海战役,美团用了三天时间,就切走了滴滴近30%的用户,除了补贴等因素,核心的原因是滴滴的生态过于简单,显性属于工具特征,一旦被美团进攻后,立马溃不成军,想组织反击,发现对方业务非常复杂,最终只能选择主营外卖业务进行反击。如果经常出国的朋友可以发现,支付宝和微信在国外打的也非常厉害,在国内微信是后来居上,支付用户数量一举超越支付宝,但是微信无论多牛,也不能将支付宝排挤出支付体系外,原因就是支付宝是阿里强大生态体系下的一个组成部分,除非微信能够打败淘宝,天猫等所有阿里旗下的产业。
同样还有58同城,这样一个做了十多年的生活服务类网站,无论是招聘还是房产,还是二手等业务都能够做的风生水起,本质上是因为其生态体系发挥了价值。蓝领找工作,肯定大部分人有租房的需求,买卖二手的需求,有搬家的需求。
这些业务如果分开来看,每个垂直业务都有其它公司在做,而且做得不错,但是58同城为什么能后来居上,就是因为58将这些看似低频的业务整合到了一起,多个低频合在一起就不是低频了。
58内部人称自己是打不死的小强,原因就是这些生活业务过于低频,变现又太重(需要强大的线下团队),同时这些年在品牌和用户数量的积累上都形成了很深的护城河。就算有钱有技术的公司也不太愿意选择58同城这样的公司作为竞争对手,因为战线太长,作战时间太久。
平台生态的定义是满足两方或者多方在真实场景下的需求,提供的需求场景越真实,平台生态的产品技术要求就越高。一般来说,平台生态会包含如下几个重要的内容:连接、内容、安全、交易、变现、信用等,由于本人现在开拓蓝领招聘业务,本章就重点讲一下招聘业务的全连接,下次再讲内容、安全、交易、变现等。
连接是所有平台的基础建设,全连接是指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连接。全连接的目的是导流,今天最流行的H5页面其实也算是全连接的工具,本质上也是导流。一个平台网站做的好不好,全连接就是用户的首要体验。连接越通畅,用户体验就越好,获客也就越容易。那么招聘产品在设计全连接的时候,需要考虑哪些要素呢?
1、基础连接
基础连接,是指平台为了服务对象而建立的内部连接,目前招聘平台通过职位与简历作为线索匹配建立的物理连接有电话、短信、直聊,在这种连接通道上,直聊是目前最受欢迎的连接方式,因为直聊的及时性,交互性,可追溯性都明显优于其它沟通方式,这也是很多招聘平台做直聊的原因,而未来在直聊上可开发的空间非常之多,价值空间也非常大。因为直聊的对象是“鲜活”的人,而不是虚拟的“简历”身份。
未来在商业变现上,我个人的想法也是将直聊产品作为主要的变现通道,通过时长,区域位置,互动效果,用户身份(职位分层)等实现精准收费。除了企业与求职者的连接外,在实际业务的场景中还有其它需要考虑的连接,比如平台本身与企业和求职者的连接,企业与合作商的连接,平台在第一次接纳用户的时候,我们对用户的身份并不能识别,这个用户可能是想代理我们业务,也有可能这个用户是求职者,也有可能用户是企业HR,还有可能是一些想和我们合作的厂商公司。
当平台面对不同的人群的时候,我们要提供简单,快捷的连接通道。要将连接的通道结合现实的场景做到体验极致,如求职者来访,我们要能够判断出老用户和新用户的使用通道。
一个想招人的企业进来,我们要能够满足企业不同的需求,比如企业进来就是想试用产品,那么体验的是注册和发布通道;有的想购买产品,那么体验在线购买通道;有的想找合作商,那么提供该城市的代理商查询通道;有的想咨询和投诉,那么要有找到平台客服的通道;在58的时候我部门有一个客服团队,专门负责接待全国各地渠道城市客户的来电,15个客服每天需要接待大家量的客户来电,而且呼损较高(客户电话太多来不及接,都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其中约有50%的电话是咨询业务的,我让客服团队做了一批客户回访,问他们怎么查找到这个咨询电话号码的,结果有一大部分人反馈是通过百度查找的,因为在58同城的网站上很难找到我们这个号码,我自己也浏览了一下58的网站,确实发现找当地合作业务的电话非常困难,最后只能打客服电话。
后来我们做了一系列的页面改动,让当地用户能够很容易的找到当地的服务商,在很大程度降低了天津客服团队的电话接入量,同时提升了用户体验。所以内部连接是一个平台最基本的连接建设,无论用户是干什么的,有什么需求,我们都要确保用户能够满足需求。
02、场景连接
场景连接,这个也是全连接的核心。我们的服务对象,因为场景的不同,需要我们为其提供多场景的连接。这种场景即有空间层面,也有时间层面的需求。
比如:企业HR在不同时间,使用的场景也会发生变化,上班的时间HR可能会用PC进行平台操作,下班时间可能用手机进行操作,而求职者一般都是用手机进行平台的操作,当然也有求职者会用PC进行投递(这部分人群偏白领较多,一般年青人为主),我们产品需要考虑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流量最大化收益。
以万能钥匙的招聘TAB页来说,其实也是一个使用场景,在这个场景下,即要保证C端的浏览职位和投递简历需求,还要保证B端的需求(打电话、下简历、注册、投诉、寻找合作商),否则TAB页的连接就不是全连接,也不是最高效的连接。用户的身份和场景永远是交错的,所以对产品的设计挑战就非常大,即要以用户需求为主,还要考虑用户未知的需求,永远领先用户一步。
15年的时候,我觉得58很有必要开发一端基于移动端的HR使用工具,因为我发现市场上很多小微客户,他们不用电脑,招人不多,人事技能不专业,也不愿意多花钱。但是这类客户数量非常巨大,一个普通商场或者建材市场,至少都是几千家的规模,每家都需要招人。当时渠道部率先用小套餐捆绑微信公众号推出针对小微商家的套餐,这个产品名字叫“微站通”,当时每月签单量过千,但是产品后继支持上的落差导致这个项目没有能够做下去(主要原因是公司觉得这个客单价太低,会对传统业务形成冲击)。
到了16年BOSS直聘在移动端的产品体验上做得非常出色,用户数量爆增,直接给了58同城压力,被迫产出了“招才猫”这个产品。场景的设计能力是全连接的核心,做到极致就是成功,再拿直聊来举例,为什么租房的人喜欢用直聊,都会习惯的问一下房子在不在,然后才电话沟通。为什么企业招人喜欢用直聊,因为直聊可追溯性强,一通邀请面试的电话打的再好,时间也有限,况且语音的传达一定不如文字深刻;同样求职者接到多个企业的电话,基本上很难判断哪个企业的职位最适合自己,你增加了一个连接的通道,效率就会提升,用户感受就会提升。我们做多个通道的好处是把选择权交给用户,让用户自己选择哪个连接通道最适合自己,这样就能获得用户体验。
58这两年在招聘场景连接上做了一系列的连接改动,比如求职者如果想给用人单位打电话必须投递一份简历才行,这是出于商业角度设计的连接,但是实际上对用户的体验并不好,尤其在很多保安,保洁等低学历大年龄的求职群体会形成阻碍。我们再拿微信来举例,PC端的微信有网页版的,还有桌面版的,为什么这么设计?同样是聊天,为什么微信聊天不关注对方是否看到已发送的信息,而陌陌聊天非要显示对方消息送达和已读?这些都是场景的不同,导致连接设计的不同。
03、结构连接
结构连接,以前看到过豆瓣创始人的感悟,大意是当初不应当把每个业务过于垂直化,最终被对手逐个击破。我们今天做招聘业务,房产业务,未来还可能涉及其它生活服务类的业务,如何能够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这点上我们可以学习阿里,无论淘宝,天猫,支付宝,聚划算,口碑等,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结构连接是在基础连接和场景连接的基础上做的架构连接。是从用户,时间,空间,服务类别上的四维连接。
以58为例,某用户注册成为会员后,有可能是个求职者,也有可能是招聘方,有可能租房,有可能卖房,还有可能购买各个类别的会员服务,我自己就曾经在58上招过人,也转让过二手家具,在北京工作的时候租过房子,还在老家城市出租过房子,作为个人用户你是可以享受不同的服务,如果你升级成为会员,可以从个人中心登录到VIP中心,也可以直接从商户中心登录。这还只是一个用户端的设计,商户的设计就更为复杂了,对不同商户有分层需求,尤其在商务使用过程中,对于夸类别的支付使用,都非常复杂,过去58余额是通用的,后来发现漏洞较多,又进行余额分层动作,光技术开发周期就花了一个季度时间。如果事先没有很好的规划,对业务研究不够深刻,会越做越难,这种困难不光来自用户体验,还来自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之间的收入冲突。结构连接考验的是产品经理的业务场景能力,而不单是产品能力。尤其在涉及多类别项目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END
作者:互联网行业从业经历15年以上,做了十多年业务,管过直销,做过培训,带过渠道,最近五年又转中后台,开始学习商业产品设计,做销售策略,用户运营,数据分析。这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很多企业和项目都想搭上“互联网平台”这趟列车,但是大家关于平台的理解和宣传大多停留在营销的概念上,缺乏从产品和用户角度的解剖,下面几篇文章是个人接触平台业务后的一些心得,仅供大家参考,也欢迎大家进行交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