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品牌日常传播渠道及运营攻略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招聘市场中,建立强大的雇主品牌成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关键。雇主品牌不仅仅是企业的外部形象,更是吸引潜在员工的决定性因素。为了成功建立和传播雇主品牌,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并制定精心策划的运营攻略。本文将探讨雇主品牌的日常传播渠道以及运营策略,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建议。
1. 日常传播渠道及运营攻略
在雇主品牌传播中,内容是核心,但好的渠道策略才能够让内容被更多人看见。面对鱼龙混杂的渠道,企业不应「乱花渐欲迷人眼」,而应根据自身的品牌调性及候选人特征「因地制宜」地选择渠道,并制定出契合渠道的运营策略。
l 招聘官网
如果企业品牌的宣传离不开官网,那么企业雇主品牌的宣传,就离不开招聘官网。由大易发布的《2021年度企业招聘渠道效果与趋势调研报告》就显示,相比2018年,企业打造专属招聘官网的比例已经从41.4%上升到了80.2%,招聘官网早已成为大部分企业展示雇主形象的重要渠道。
与此同时,招聘官网也是候选人了解企业的重要窗口,他们希望在这样一个正式的官方渠道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企业的概况、雇主的主张、职位的详情等等信息。此外,Talent Work还发布过一组社交招聘数据,其中一项发现是,如果招聘页面附带视频,发布职位的申请量将增加36%。因此,在招聘官网这一「自家门户」中,企业应尽可能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在内容上,企业的招聘官网可以展示企业概况类、员工体验类、招聘信息类三大版块的内容。企业概况类包括企业介绍、企业文化、社会公益、产品介绍等内容;员工体验类则包括企业生活、福利待遇、培养计划、员工故事等候选人最为关心的内容;招聘信息类则包括招聘动态、职位搜索等与候选人求职强关联的内容。在形式上,企业的招聘官网可以通过搭载视频、VR展示办公环境、机器人等技术,生动地展现自己的雇主品牌信息。
案例:腾讯
腾讯的招聘页面按照社会招聘、生活在腾讯、校园招聘、产品与服务、工作地点进行了版块划分,内容包括了企业概况、职位详情、招聘动态、产品信息、企业文化等等,首页还搭载了智能问答机器人,便于候选人第一时间解决心中疑惑。
l 微信公众号
通过微信公众号,候选人可以掌握企业最新动态,亦可追溯雇主发布的历史信息,从而对企业产生动态地了解。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设了自己的雇主品牌公众号,例如字节跳动的「字节范儿」、阿里的「阿里味儿」,东原集团的「东东墙」等等。
公众号运营,贵在持续发声,并可通过定时定点发布来增强用户的粘性,此外,相较于枯燥的文字,长图文、漫画等形式的文章更容易受到读者的青睐。
在公众号确立之初,运营者需确立公众号的定位或目标(如传递雇主主张/加强员工幸福感/吸引人才投递等等),明确定位后可以确立更新频率(周更/日更)和内容风格(如轻松活泼/专业正式),随后运营者便可以围绕目标或EVP策划内容,积累自己的选题池,定期推送确保企业的持续曝光。
l 抖音/B站
年轻人使用抖音/B站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很多企业也选择在这些平台中构建自己的雇主门面。既然是视频平台,企业也应入乡随俗地策划视频类内容,相比抖音,B站更有利于体系化的运营,且它允许企业进行版块划分,更便于人才直观地了解企业所传达的信息。
案例:美的招聘菌
美的招聘菌是美的校园招聘在B站的官方号,在这里,美的除了发布校招动态、校园宣讲等内容,还开设了数个版块,更全面的向校招候选人传播美的的雇主品牌。
例如,「美的小舞台」则是发布美的官方的创意混剪、TVC等内容;「哔!美的人请回答」则是借员工之口,向候选人传递「在美的工作是种怎样的体验」等内容;「大咖驾到」则是邀请牛人员工分享硬核干货,用牛人吸引牛人......你会发现,版块化地运营B站可以帮助候选人更好地接收雇主信息。
l 脉脉
除了在社交平台中「广撒网」,大规模触达候选人,有些企业还借助更精准的职场社交平台——如脉脉,对人才进行「重点打捞」。
基于脉脉企业号,企业可以打造企业的专属"人设”,主动展示企业动态、员工发声、职位列表等信息,HR还可以在内部开展「我给XX送表白」的活动,呼吁大家在脉脉中分享真实的工作体验,集聚员工的力量,塑造更全面的雇主形象。此外,面对脉脉中的心仪人才,企业还可以添加好友,构建自己的人脉圈层,再通过内容影响这些待机人才。
2. 传播频率的把握
无论运营何种渠道,都需要把握信息传播的频率,有人将信息传播的3种频率形象化地总结为哼、唱、喊。
「哼」为高频地传达轻量化的信息,它似浅唱低吟,就算常常萦绕耳边也不会觉得打扰,例如我们高频更新的企业动态;「唱」为中频地传达重要的信息,持续的「哼吟」会让人感觉乏味,偶尔也要以「唱」的方式惊艳亮相,例如,我们每季度或半年度举办一次员工故事大赛;「喊」则是低频地传达重量级的信息,对于重大事件,我们要用「喊」的方式昭告天下,例如我们与某个品牌达成跨界合作、重磅推出了一支TVC、落地了一项社会公益活动等等,经常「哼吟」、时而「歌唱」、偶尔「呐喊」,无论在何种渠道,掌握这样的传播频率会让雇主信息的传达更有效。
3. 让第三方为我们发声 —— 权威背书
自说自话的宣传总是难以令人信服,企业还可以借他人之口,说赞美之言,企业可以通过参与雇主奖项评选、接受权威机构专访、参加专业论坛等方式,增强权威认可度,同时也提升企业雇主品牌的说服力。
l 参与雇主奖项评选
企业可以通过参评外界奖项为自己优秀的雇主品牌正名。一个误区是,当企业具备完善的雇主品牌体系或是各方面都已是佼佼者再考虑去申请奖项,其实不然,企业可以在某一方面形成自己的优势,去申请单类的奖项,例如企业可以在员工体验方面做到极致,再去申请雇主品牌员工体验版块的奖项。
目前较为权威的国内雇主奖项有:
脉脉:脉脉年度雇主评选
前程无忧:“中国典范雇主”单项奖榜单
58招聘:中国雇主品牌盛典系列奖项
智联招聘:“中国年度最佳雇主
猎聘:非凡雇主系列奖项
雇主品牌研究所:“2021雇主品牌创意大赛”
BOSS直聘:“王者之舟 · 最爱人才雇主”
领英:最佳雇主品牌奖
l 媒体/合作企业专访
企业还可以通过接受媒体或第三方专访的形式,扩大自身雇主品牌的影响力。
案例:京东科技
京东科技邀请央视CGTN走入企业,报道京东科技人才战略,另外企业人才引进部还邀请了《经济观察报》,共同策划了以数字化人才流动为主题的直播。
l 参加专业论坛并分享
参与专业论坛并发声也是企业输出雇主品牌理念的极佳途径。一方面,专业论坛参与者多是业内人士,企业发声有助于提升雇主在业内的影响力,成为行业标杆;另一方面,依托专业论坛、峰会丰富的媒体资源,搭上他们宣传的「顺风车」,企业的雇主品牌也可以得到大幅曝光。
在让第三方权威为我们背书的同时,企业也应关注社会舆论对我们的评价。企业可以在知乎、脉脉、微博等渠道及时地进行舆情监测,聆听外部声音,避免负面信息的持续发酵。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招聘市场中,雇主品牌的建立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选项,而是成为了招聘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招聘官网、微信公众号、抖音/B站、脉脉等多种传播渠道的巧妙运用,企业可以将自己的雇主品牌信息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吸引并留住最优秀的人才。同时,借助权威背书和第三方的认可,企业可以增强雇主品牌的可信度和吸引力。在建立雇主品牌的过程中,持续的努力和精心的策略规划将帮助企业脱颖而出,成为人才争夺战中的赢家。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